top of page
搜尋

揭開以色列理工學院學生生活Joy Chen訪談 [Part 1]

已更新:2022年6月19日

第一次見到Joy就像見到自己素未謀面的遠房親戚一樣,聽過他許多的故事,但因為距離的關係,一直沒有機會見到面。所以一見面就有很多共同的話題,聊都聊不完。Joy現在是一名AI工程師,任職於一家以色列AI新創公司,整個公司只有14個人。他是唯一一個非以色列籍的全職員工,這是他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畢業於交通大學(現在的陽明交大)資工所,碩士的最後一年選擇到以色列的Technion當一年的交換學生,當時我們在台灣的共同友人也是新創界有名的青年實業家Ducas告訴我:他有一個朋友要去以色列讀書,希望我能好好照顧他。


我聯絡了我的家人請他們好好照顧Joy,他們從此成為好朋友。我的妹妹和他出遊過幾次,我的爸爸也成為他語言交換的忘年之交。以色列人和台灣人一樣充滿人情味,那段期間Joy就像我們家的親戚一樣,我們家也因為這個台灣來的朋友而增添不少歡欣(就像他的名字一樣)。在以色列的求學機會讓Joy找到現在任職的公司,大學在政大讀資訊科學系與經濟系雙學士畢業,在學期間曾經在LINE、台積電和露天拍賣實習過。以下是我們對Joy的專訪



1. 你為什麼選擇到以色列求學?


幾乎每個人聽到我選擇以色列交換都會問我這個問題,而我到了以色列後遇到的每人的幾乎也都會互相問這個問題,在以色列時遇到一個朋友說她覺得來以色列的人大部分都是對這邊有強烈的喜好或好奇才會到這裡生活,我自己的感覺也是。


而我自己的原因有三個

第一是因為我是基督徒,從小就看過很多聖經故事,所以對以色列這個國家會有股陌生的熟悉感,很多地名都聽過,就是很想親眼看看那些在想像中的地點故事和歷史,而且也會想實際走訪聖經中的地點。


第二是對以色列的新創文化感到好奇,在2015年我看了《新創企業之國:以色列經濟奇蹟的啟示》這本書後就種下了想去以色列看看的想法,因為自己是資訊科學的專業而且對新創非常有興趣,除了美國矽谷,以色列是較為鮮為人知的新創秘境,聽說進入難度很高,因為非猶太人很難在以色列長期生活,更遑論進入新創產業,也就沒什麼太多人有經驗可以分享。


第三是我想要選擇一個以後也沒什麼機會去的地點,歐美亞洲其他國家之後都很容易旅遊或甚至之後去工作,但畢業之後幾乎沒有機會在中東地區待一年的時間,人生沒有很多機會可以沒有生存壓力的待在一個全新的環境浸泡體驗。

所以,我選擇了以色列。



2. 你為什麼選擇以色列理工學院就讀?


當時選擇交換學校時我列出四個條件:

  1. 大城市或至少離主要城市不遠:比較有機會去當地的公司實習

  2. 可以用英文溝通:我只會英文,而且希望之後在職場上流利使用英文

  3. 可以體驗異國文化:希望可以去些特別且之後沒機會去的地方

  4. 資工領域要很厲害:想好好學習有收穫

以色列理工學院完全符合,海法離特拉維夫不遠,以色列人的英文很流利,以色列理工學院是創新之國的孵化器學校裡面就扶植了很多新創,而且是以色列最古老的大學,有很多傲人的成就,能夠在裡面學習是一個非常幸運的事



3. 在那裡當交換學生有什麼心得感想?


一年期間我選了六門課,第一學期上了一門資工的專業課程,讓我感受到在一個國際頂尖大學他們怎麼教課的,助教非常認真,每次寫功課都花超多時間超痛苦,但寫完成就感爆棚。第二學期的商業課,自己想商業計劃,每週都要上台練習,對整個以色列的新創生態系有全面的了解,老師同學互動非常多,還有校外教學直接去新創企業參訪,期末分數就是看風險投資人願不願意投資你的公司。



上下學期兩門關於以色列和猶太人的課程也收穫滿滿,學到非常多,最棒的是上課氣氛,每次上課前都很期待看同學理性的吵架,討論諸如巴勒斯坦衝突、以色列全民皆兵制度對社會造成的影響、極端正統猶太教等等,常常大家太踴躍發表意見,老師都要控制大家的發言叫大家不要講太多話,而且因為學生組成非常多樣性,激盪出的火花讓我覺得每次都上不夠,分組報告也可以學怎麼跟不同國家的人合作。



以色列理工的交換生不多,每學期大約30個左右,國際處很常辦活動(很多活動很棒很省錢又可以去比較難去的地方,例如逾越節時去 Kibbutz 吃逾越節晚餐,非常特別的經驗),如果每個活動都參加就很容易認識,而且國際生因為選課的選擇不多,很多都會上同一門課,一來二去就會變得很熟悉,加上如果你住在宿舍,基本上生活圈就又是同樣,因為以色列還是個新興的選擇,所以亞洲人不多,最多的是德國人,再來是美國人,倒是認識很多各國的猶太人,在國外可以很快跟朋友變得很熟悉,也常常一起旅遊,回到台灣最想念的就是這些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再相見的朋友們。



順便一提的是,在以色列理工推薦一定要去用健身房和游泳池,只要有學生證就可以去游泳池,不只有標準泳池,還有蒸汽室、spa,夏天室外泳池還會開放,以色列天氣乾燥,在泳池邊曬太陽是一大享受,健身房一年只要200謝克(大約1600台幣),整棟上下兩層樓,隨你使用,設備超級齊全,而且以色列人本來就長的好看,健身房裡的每個都像明星,之前跟朋友聊天說來以色列的好處其中一項就是可以看帥哥美女,真的不誇張,走在路上人都像是從雜誌裡走出來的樣子,尤其是如果你到健身房和圖書館顏值就更高了(不知道為什麼)。



4. 在以色列生活,有什麼你覺得很特別或在台灣體驗不到的經驗?


生活部分以色列大概是全世界最奇怪的地方之一,一開始來會很不習慣,但慢慢了解他們的歷史與文化後就能夠越來越自在(所以很推薦要去修一些相關的課,我以為我蠻了解的,因為從小是基督徒,實際體驗過才發現還是有一堆不懂的),以色列這個國家跟猶太教密不可分,所以他們不是週一到週五工作日,而是週日到週四,週六是安息日,而且不是從凌晨一點開始算,而是從星期五太陽下山開始算,安息日對猶太教有很多規定,但對我們最不習慣的就是所有商家都會關店,而且沒有交通運輸工具,海法是唯一一個還有一點點公車的地方(因為有些區域阿拉伯人多,為了尊重他們的生方式,週末有些行經阿拉伯區域的公車還是行駛的),所以每次旅遊都要特別注意。



不習慣的還有到處都看得到配槍的軍人,坐火車常常旁邊就是一個腿上放著槍的軍人靠車窗在睡覺,很多安檢,進出校門都要看學生證,車子進出都會檢查後車廂,去購物中心也都要開包包檢查,車窗都是透明的,法律規定不能黑的,國際上的衝突就生活在你身邊,路上也很容易看到戴著黑帽全身黑色西裝的極端正統猶太教徒,變得很想知道這世界在發生什麼事,因為真真實實發生在身邊。

飲食習慣也會跟別的國家非常不一樣,因為他們有猶太潔淨食物(kosher)的規定(不一定所有餐廳都遵守,但整體影響還是很大),例如奶跟肉不能一起吃,所以不會看到起司漢堡,也很難買到蝦子螃蟹這種東西,另外我很喜歡的安息日麵包只有星期五才買得到,過了一年飲食習慣變得很健康,蔬菜水果吃很多,以色列的蔬果是真的很好吃,尤其是季節內的水果,現在還是會懷念以色列的橘子和草莓。



很多人在交換時會飛到各個國家到處玩,在以色列不像在歐洲可以用很少的錢去很多地方,在以色列去旅遊會比較特別一點,我去的國家是土耳其、約旦、保加利亞,唯一遺憾就是沒去到埃及,但我也玩遍以色列境內,可以驕傲地說以色列的旅遊景點我幾乎都去過了,朋友來還可以當起導遊,如果對歷史有興趣真的推薦來以色列,以色列整體感覺跟歐洲比較相近,但又有中東的文化。



5. 在以色列旅遊期間,有沒有什麼特別的經歷可以與我們分享?


有好多旅遊都讓我難忘,例如認識了一對亞美尼亞夫婦,家裡就住在耶路撒冷舊城亞美尼亞區內,逾越節假期時很幸運去他們家吃晚餐,坐在好幾百年的建築物內吃著上下顛倒飯談論著以色列政治經濟社會現況,也有在戈蘭高地的酒莊跟著法國和美國朋友一起品酒,另外也在耶路撒冷住很久的朋友帶我們去極端正統猶太教區的書店,整區的人都是正統猶太教,我們就像是幾個麻瓜進入魔法世界一樣格格不入,出發前還被特地囑咐不要穿無袖短褲,還有趁著以色列獨立紀念日去參觀他們的空軍基地,整個基地只有我們三個外國人,他們差點還要派人關切我們,後來看我們一臉善良無害最後讓我們自由到處閒晃拍照,有太多太多難忘奇特的經歷,如果有機會推薦來以色列自己探索。



但最特別的經歷是:有一天我準備要去游泳時,發現游泳池入口處放了一個告示牌,上面都是希伯來文,我正準備拿起手機用Google translator時,一個八十幾歲的老奶奶剛好經過,就停下來用英文跟我說這是說接下來的游泳池會關閉的公告,然後我們就開始聊起來,她問我怎麼會到以色列來,我解釋一番後,她就很認真的跟我說人生一定要去追夢,不論你覺得你會不會成功,會不會被別人嘲笑,一定要follow your heart,因為永遠不會知道還有沒有機會,她說她這把年紀了還在做很多她有興趣的事,然後她給我看她請她孫子幫她建的個人網站,上面寫了她的個人介紹和很多興趣,她說她小時候因為二戰的關係從保加利亞來到以色列,因為逃離的很趕,所以不能帶著鋼琴一起過來一直是個遺憾,所以現在游泳完要去上鋼琴課了,離開前還去游泳池的販賣部買了一杯蔬菜汁請我喝,一直推薦這蔬菜汁很健康,要有健康的身體去追夢。這件事印象非常深刻,除了看到一個八十歲奶奶有個人網站很震驚以外,在以色列每個人的故事都很特別,雖然經歷過二戰那黑暗的時代,但她還是充滿活力讓我感受到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她的話也鼓勵了我認真的找實習工作,才有後來這些特別的經歷,以色列人好像比較不會為自己設限,所以在那裡的時候我也覺得自己特別勇敢。




79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